2014年巴西世界杯_田径世界杯 - dutugo.com

在曹操之前,一度挟天子自重的杨奉,后来是如何被刘备斩杀的?

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曹操。但其实在曹操之前,已经有人干过类似的事情,这个人就是杨奉。

杨奉原来是什么来头呢?他最早是黄巾军残部白波军的将领,后来投靠了军阀李傕。

在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闹内讧打了起来,长安一带乱成一锅粥。

杨奉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反叛李傕,干了一件大事,率军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那时候汉献帝虽然是个皇帝,但整天东躲西藏,过得特别狼狈。

杨奉护送汉献帝一路上打打杀杀,确实出了不少力,所以汉献帝很感激他,封他做了兴义将军,后来又升为车骑将军。

这时候的杨奉,手握兵权,皇帝又倚重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一时风光无限。

从护驾功臣到丧家之犬

但是好景不长,杨奉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到头了。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这个人多厉害啊,他怎么可能允许杨奉这样的人在身边碍手碍脚。所以杨奉很快就被曹操排挤,失去了权力。

他没办法,只好带着自己的部下到处流浪,先后投靠了袁术和吕布。这时候的杨奉,已经从当年的护驾功臣变成了丧家之犬,日子很不好过。

他为了生存,只好跟着吕布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在徐州、扬州一带到处抢劫。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会跟刘备发生冲突,因为刘备当时正好在徐州一带活动,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刘备和杨奉的恩怨纠葛

那么刘备和杨奉是怎么结下梁子的呢?这就要说到吕布了。当时吕布和刘备表面上是盟友,但实际上互相提防,关系很微妙。

吕布这个人很狡猾,他自己不想直接和刘备撕破脸,就派杨奉去干脏活。

在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吕布指使杨奉和另一个将领韩暹去抢刘备的军资。

这可不是小事,军资就是军队的命根子,刘备当然不能忍。

而且杨奉这家伙抢劫起来特别狠,让刘备损失惨重。刘备从此就记恨上了杨奉,但是刘备很聪明,他没有马上发作,而是等待机会报仇。

刘备这个人看起来忠厚,但其实很有谋略,他一旦找到机会,就会给对手致命一击。

宴无好宴,刘备的诱杀之计

刘备等到机会终于来了。他知道杨奉现在到处流浪,很需要找个靠山,就故意放出消息,假装要跟杨奉合作,共同对付吕布。

杨奉信以为真,还以为刘备不计前嫌,真的愿意跟他结盟。

于是杨奉高高兴兴地带着少数随从来赴宴。这场宴席设在刘备的地盘小沛,表面上看起来宾主尽欢,其实暗藏杀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当杨奉放松警惕的时候,刘备突然发难,下令手下把杨奉捆了起来。杨奉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但为时已晚。

刘备一点都没犹豫,当场就把杨奉斩杀了。

历史记载中的疑点与真相

关于杨奉的死,历史记载有一些出入。主要的分歧在于他到底死在哪一年。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杨奉死于建安元年,也就是196年。

但是《三国志·吕布传》又说杨奉死于建安二年,也就是197年。另外还有《后汉纪》说杨奉死于建安三年,这就更晚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各地战事频繁,记载历史的人可能得到的信息不一样。

不过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杨奉很可能死于197年,因为这一年的历史事件和刘备诱杀杨奉的过程比较吻合。

不管怎么说,杨奉被刘备所杀这个基本事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一代枭雄结局却极其悲惨

杨奉这个人,一生起伏很大。他最早是黄巾军出身,后来成为护驾功臣,一度掌握大权,差点就成为像曹操那样的人物。

但是他眼光不够长远,政治手腕也不够高明,最终没能成就大业。在被曹操排挤之后,他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投靠,最后沦落到打家劫舍的地步。

他明明已经落魄到这种程度,还不知道收敛,居然去抢刘备的军资,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所以说,在乱世之中,光有武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政治智慧。

杨奉就是吃了这个亏,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杨奉他曾经离权力顶峰那么近,却因为缺乏远见和政治智慧,最终一败涂地。

实在是可惜。

杨奉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看清天下大势,在关键时刻站错队,而且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如果他能够安心当个将领,或者及早投靠明主,也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原来,在乱世中,要么成为枭雄,要么成为枭雄的垫脚石,没有中间道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