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东西?
笑笑故事库
2025-08-11
发布于浙江 | 转藏
大
中
小
展开全文
一部演义留下许多千古之谜,在这些谜题当中,最神秘的还得数木牛流马。据记载,诸葛亮发明过很多东西,不光是“八阵图”,还有一个木牛流马,到现在人家还解不开这个谜。你看它不吃粮草就能运输物资粮草,而且扳一个机关,别人来拽都拽不走,好像现在的防盗锁。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或许诸葛亮就是受了鲁班的启发,才制出了木牛流马来。《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下来,所以后人难以复制。多年来,对木牛流马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下面三种:1.木牛流马是自动机械据史料记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诸葛亮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据当地的老人的描绘,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另外,《南齐书》、《太平御览》,还有现在的《词源》认为,三国之时,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包括东汉毕岚所做的翻车,三国韩暨所做的水排,魏国马钧所做的指南车。 2.木牛流马是普通独轮推车 《宋史》和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四川的渠县出土有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还有燕家村东汉沈府君阙背面的独轮小车,大致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木牛有前辕,引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而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 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马作战。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普通独轮推车“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于“木牛流马”称呼,与今天称拖拉机为“铁牛”、摩托车为“电驴子”的道理一样,是一种比较形象的叫法而已。 所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其实就是普通独轮推车而已。 3.木牛流马是四轮车和独轮车。 《中国通史简编》的作者、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虽然它们的尺寸与古代的木牛流马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差不多:木牛的载重量比较大,行进缓慢,比较适宜在平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则是专门用于山区运输的工具。 上述几种观点,究竟哪一种说法最符合木牛流马的原貌,仍然要靠后人去深入研究,也许才能解开这个谜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
献花(0)
+1
来自:
笑笑故事库
>
《90号茶室》
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