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重慶的地理位置坐标:29°17′39″N 108°09′49″E / 29.29429°N 108.16358°E / 29.29429; 108.16358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行政区重庆市政府駐地汉葭镇政府 • 县委书记石强(苗族)面积 • 总计3,895.34 平方公里(1,504.00 平方英里)人口(2020年)[1] • 常住530,599人 • 密度136人/平方公里(353人/平方英里) • 城镇256,007人时区北京时间(UTC+8)郵政編碼409600電話區號23行政区划代码500243網站www.psx.gov.cn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简称彭水县。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南部,与湖北、贵州毗邻。地处武陵山区,乌江下游,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319国道穿过該县,至重庆市中心,全长约270公里。
历史[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彭水所在地区属巴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重置黔中郡,彭水属其管辖范围。
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置涪陵县,治今彭水所辖郁山镇,属巴郡。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涪陵县为巴亭,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置巴东属国都尉,治今彭水县,析涪陵县地置涪陵(治今彭水县城)、永宁(治今贵州省德江县上费溪)、丹兴(治今黔江区)、汉葭(治今郁山镇)4县属之。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今黔江、彭水等地少数民族起义并占领涪陵郡地,涪陵郡被迫迁至汉平县。
南齐时复置涪陵、汉葭两县,属涪陵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废涪陵等县置奉州,不设县,属益州。建德三年(574年),废奉州置黔州,治今郁山镇。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治今郁山镇,属黔州。原涪陵已迁至涪州(今涪陵区),今郁江时称彭水,县以江名,这便是彭水县地名最早由来。
唐朝彭水属江南道黔安郡。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安郡为黔州,治今彭水县城,析彭水地置石城县(天宝元年改名黔江县,即今黔江区)。次年,再析彭水地另置盈隆(治今润溪乡洋水桥)、洪杜(治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镇)、相永(今贵州省境)、万资(今贵州省境)4县,同属黔州。贞观四年(630年),彭水县治移今汉葭镇县坝一带。贞观二十年(646年),分盈隆县地置都濡县(治今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濯水乡石桥子)。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唐皇李隆基讳改盈隆为盈川。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国增为15道,分江南道西部置黔中道,治今彭水县城,彭水县改隶黔中道黔州。同时唐朝开始实行羁縻制,黔州管辖50余个羁縻州,领地范围逾30万平方公里。
五代时仍属黔州、武泰军节度管辖。
宋初,黔州仍置,彭水隶之。嘉祐八年(1063年),省都濡、信宁、洋水、洪社4县为镇入彭水,仍隶黔州。绍定元年(1228年),黔州升为绍庆府,辖彭水黔江2县,并领羁縻州49个。
元朝彭水仍隶属绍庆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绍庆府升为总管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尉使司,治今彭水县城。至正四年(1344年)置绍庆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仍治彭水县城,领6州20县152镇。
明初袭元制,洪武四年(1371年)废绍庆府,彭水县改隶四川行省重庆府。洪武十年(1377年),废武隆入彭水县,改隶涪州(包括今涪陵区)。洪武十三、十四(1380、1381年)年,先后复置武隆县、黔江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实施改土归流,置黔彭军民厅,治今郁山镇,辖彭水、黔江、酉阳(时秀山属之)3县。乾隆元年(1736年)废黔彭军民厅置酉阳直隶州(治今酉阳县城),彭水改属该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彭水县属东川道。1927年改隶四川省长公署,第三年属四川省政府。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八行督察区。
1949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接管彭水。1950年1月,属川东行署涪陵专区。1952年9月,属四川省涪陵专区。1968年6月,涪陵专区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彭水县改建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次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1987年涪陵地区分设为涪陵、黔江两个地区,彭水自治县改属黔江地区。1997年6月,改属重庆直辖市,由黔江开发区代管至2000年。[2][3]
行政区划[编辑]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18个乡[4]:
汉葭街道、绍庆街道、靛水街道、保家镇、郁山镇、高谷镇、桑柘镇、鹿角镇、黄家镇、普子镇、龙射镇、连湖镇、万足镇、平安镇、长生镇、新田镇、鞍子镇、太原镇、龙溪镇、梅子垭镇、大同镇、岩东乡、鹿鸣乡、棣棠乡、三义乡、联合乡、石柳乡、走马乡、芦塘乡、乔梓乡、诸佛乡、桐楼乡、善感乡、双龙乡、石盘乡、大垭乡、润溪乡、朗溪乡和龙塘乡。
地理[编辑]
彭水地处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连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连武隆县,西北与丰都县接壤。东西宽约78公里,南北长约96.4公里,水陆边界线总长414.9公里,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彭水坐落于武陵山区,位于东北走向的岭谷相间的地貌上。由于岩溶地貌发育显著,且四周山岭高大,峡谷较深,彭水的地貌特征被形象地称为“两山夹一槽”。乌江及其主要支流郁江呈“V”字形纵贯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500-1200米之间,最高点为七曜山大王洞,海拔1859.6米。最低点为共和乡木棕河口,海拔190米。[2]
彭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相对温和,霜雪少见。夏季炎热,时有高温天气。春秋季凉爽舒适。年均降水量1250.4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季。
彭水县气象数据(平均数据自1971年统计至2000年,极端数据自1951年统计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0.3(68.5)
26.2(79.2)
31.7(89.1)
33.7(92.7)
36.0(96.8)
38.6(101.5)
43.3(109.9)
44.1(111.4)
39.7(103.5)
33.4(92.1)
27.6(81.7)
23.0(73.4)
44.1(111.4)
日均气温 °C(°F)
6.8(44.2)
8.1(46.6)
12.2(54.0)
17.6(63.7)
21.4(70.5)
24.4(75.9)
27.4(81.3)
27.5(81.5)
23.3(73.9)
18.2(64.8)
13.2(55.8)
8.5(47.3)
17.4(63.3)
历史最低温 °C(°F)
−3.8(25.2)
−2(28)
0.8(33.4)
0.8(33.4)
10.3(50.5)
15.1(59.2)
17.6(63.7)
17.9(64.2)
13.5(56.3)
6.6(43.9)
0.4(32.7)
−2.9(26.8)
−3.8(25.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8.9(0.74)
21.3(0.84)
52.9(2.08)
121.2(4.77)
169.6(6.68)
212.1(8.35)
186.1(7.33)
146.1(5.75)
146.9(5.78)
103.6(4.08)
50.7(2.00)
21.0(0.83)
1,250.4(49.23)
平均降水天数(≥ 0.1mm)
10.6
11.0
13.6
16.1
17.2
16.7
13.5
11.6
13.5
15.9
12.0
9.4
161.1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交通[编辑]
319国道、 353国道、中国国家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过境。
人口[编辑]
2001年底,全县人口有17.55万户,62.22万人,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6.70万人,县城居民4.95万人。社会从业人口约39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常住人口为545094人,户籍人口69万余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82397人,占总人口的51.8%;女性为262697人,占总人口的48.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5。0-14岁的人口为146639人,占总人口的26.9%;15-64岁的人口为339084人,占总人口的62.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9371人,占总人口的10.9%。汉族人口为251560人,占总人口的46.1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3534人,占总人口的53.85%。其中,苗族人口为236613人,占总人口的43.41%;土家族人口为54363人,占总人口的9.97%;蒙古族人口为1291人,占总人口的0.24%;侗族人口为804人,占总人口的0.15%。截止2019,约60万常住人口。
旅游资源[编辑]
乌江画廊
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盘古河风景区
馮國良活墓
阿依河
参考文献[编辑]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2.0 2.1 彭水历史概括(地理环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3-02.
^ 彭水历史沿革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3-02.
^ 行政区划搜索: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编辑]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查论编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街道
汉葭街道
绍庆街道
靛水街道
镇
保家镇
郁山镇
高谷镇
桑柘镇
鹿角镇
黄家镇
普子镇
龙射镇
连湖镇
万足镇
平安镇
长生镇
新田镇
鞍子镇
太原镇
龙溪镇
梅子垭镇
大同镇
乡
岩东乡
鹿鸣乡
棣棠乡
三义乡
联合乡
石柳乡
走马乡
芦塘乡
乔梓乡
诸佛乡
桐楼乡
善感乡
双龙乡
石盘乡
大垭乡
润溪乡
朗溪乡
龙塘乡
查论编重庆市行政区划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所在地:渝中区县级行政区38县级行政区(26市辖区、8县、4自治县)市辖区
万州区
涪陵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綦江区
大足区
渝北区
巴南区
黔江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开州区
梁平区
武隆区
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参: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重庆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重庆市行政区划沿革表。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史)>(副省级)>地级>县级: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台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苗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和自治县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布依族和苗族)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布依族和苗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苗族和侗族)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和苗族)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和苗族)
松桃苗族自治县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彝族、回族和苗族)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和苗族)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和苗族)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和苗族)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布依族和苗族)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和苗族)
湖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和苗族)
城步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苗族和侗族)
麻阳苗族自治县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壮族和苗族)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苗族、瑶族和傣族)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彝族和苗族)
屏边苗族自治县
海南省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黎族和苗族)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黎族和苗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各族自治县 (苗族、彝族和仡佬族)
龙胜各族自治县 (侗族、瑶族和苗族)
融水苗族自治县
重庆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苗族和土家族)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苗族和土家族)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苗族和土家族)
侗族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苗族
蒙古族
藏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瑶族
彝族
壮族
其他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地方列表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家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和自治县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和苗族)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湖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和苗族)
贵州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和苗族)
重庆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土家族和苗族)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和苗族)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和苗族)
侗族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苗族
蒙古族
藏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瑶族
彝族
壮族
其他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地方列表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河北省
行唐县
灵寿县
赞皇县
平山县
青龙县
大名县
魏县
临城县
巨鹿县
新河县
广宗县
平乡县
威县
阜平县
唐县
涞源县
顺平县
张家口市万全区
张家口市崇礼区
张北县
康保县
沽源县
尚义县
蔚县
阳原县
怀安县
赤城县
平泉市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县
围场县
海兴县
盐山县
南皮县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阜城县
(涿鹿县南山区)
山西省
娄烦县
阳高县
天镇县
广灵县
灵丘县
浑源县
平顺县
壶关县
武乡县
右玉县
左权县
和顺县
平陆县
五台县
代县
繁峙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神池县
五寨县
岢岚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偏关县
吉县
大宁县
隰县
永和县
汾西县
兴县
临县
石楼县
岚县
方山县
中阳县
内蒙古自治区
武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县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宁城县
敖汉旗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库伦旗
奈曼旗
莫力达瓦旗
鄂伦春旗
卓资县
化德县
商都县
兴和县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
四子王旗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苏尼特右旗
太仆寺旗
正镶白旗
吉林省
靖宇县
镇赉县
通榆县
大安市
龙井市
和龙市
汪清县
安图县
黑龙江省
延寿县
泰来县
甘南县
拜泉县
绥滨县
饶河县
林甸县
桦南县
桦川县
汤原县
同江市
抚远市
兰西县
海伦市
安徽省
寿县
潜山市
太湖县
宿松县
岳西县
阜阳市颍东区
临泉县
阜南县
颍上县
砀山县
萧县
灵璧县
泗县
六安市裕安区
霍邱县
舒城县
金寨县
利辛县
石台县
江西省
莲花县
修水县
赣州市赣县区
上犹县
安远县
宁都县
于都县
兴国县
会昌县
寻乌县
吉安县
遂川县
万安县
永新县
井冈山市
乐安县
广昌县
上饶县
横峰县
余干县
鄱阳县
河南省
兰考县
栾川县
嵩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洛宁县
鲁山县
滑县
封丘县
范县
台前县
卢氏县
南召县
淅川县
社旗县
桐柏县
民权县
睢县
宁陵县
虞城县
光山县
新县
商城县
固始县
淮滨县
沈丘县
淮阳县
上蔡县
平舆县
确山县
新蔡县
湖北省
阳新县
十堰市郧阳区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县
丹江口市
秭归县
长阳县
孝昌县
大悟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蕲春县
麻城市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神农架林区
湖南省
邵阳县
隆回县
城步县
平江县
桑植县
安化县
汝城县
桂东县
新田县
江华县
沅陵县
通道县
新化县
泸溪县
凤凰县
花垣县
保靖县
古丈县
永顺县
龙山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龙胜县
田东县
德保县
凌云县
田林县
西林县
靖西市
昭平县
富川县
凤山县
东兰县
环江县
巴马县
忻城县
金秀县
龙州县
天等县
融水县
三江县
那坡县
乐业县
隆林县
罗城县
都安县
大化县
海南省
五指山市
临高县
白沙县
保亭县
琼中县
重庆市
万州区
黔江区
开州区
武隆区
城口县
丰都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县
秀山县
酉阳县
彭水县
四川省
叙永县
古蔺县
广元市朝天区
旺苍县
苍溪县
马边县
南充市嘉陵区
南部县
仪陇县
阆中市
屏山县
广安市广安区
宣汉县
万源市
通江县
南江县
平昌县
小金县
黑水县
壤塘县
甘孜县
德格县
石渠县
色达县
理塘县
木里县
盐源县
甘洛县
雷波县
普格县
布拖县
金阳县
昭觉县
喜德县
越西县
美姑县
贵州省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水城县
盘州市
正安县
道真县
务川县
习水县
赤水市
普定县
镇宁县
关岭县
大方县
织金县
江口县
石阡县
思南县
印江县
德江县
松桃县
兴仁市
普安县
贞丰县
册亨县
安龙县
黄平县
施秉县
三穗县
岑巩县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荔波县
独山县
平塘县
罗甸县
长顺县
三都县
紫云县
纳雍县
威宁县
赫章县
沿河县
晴隆县
望谟县
榕江县
从江县
云南省
昆明市东川区
禄劝县
寻甸县
富源县
施甸县
龙陵县
昌宁县
昭通市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永胜县
宁洱县
墨江县
景东县
镇沅县
江城县
孟连县
西盟县
临沧市临翔区
凤庆县
云县
永德县
镇康县
双江县
沧源县
双柏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武定县
泸西县
元阳县
红河县
金平县
绿春县
文山市
砚山县
西畴县
麻栗坡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富宁县
勐腊县
漾濞县
弥渡县
南涧县
巍山县
永平县
云龙县
洱源县
剑川县
鹤庆县
梁河县
贡山县
香格里拉市
德钦县
维西县
会泽县
镇雄县
宁蒗县
澜沧县
屏边县
广南县
泸水市
福贡县
兰坪县
陕西省
铜川市印台区
铜川市耀州区
宜君县
陇县
麟游县
太白县
永寿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合阳县
澄城县
蒲城县
白水县
富平县
延长县
延川县
宜川县
洋县
西乡县
勉县
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
留坝县
佛坪县
榆林市横山区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
安康市汉滨区
汉阴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紫阳县
岚皋县
镇坪县
旬阳县
白河县
商洛市商州区
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
山阳县
镇安县
柞水县
甘肃省
榆中县
会宁县
天水市麦积区
清水县
秦安县
甘谷县
武山县
张家川县
古浪县
天祝县
庄浪县
静宁县
环县
华池县
合水县
宁县
镇原县
定西市安定区
陇西县
渭源县
临洮县
漳县
陇南市武都区
文县
康县
两当县
康乐县
永靖县
广河县
和政县
积石山县
合作市
临潭县
卓尼县
舟曲县
夏河县
镇原县
通渭县
岷县
宕昌县
西和县
礼县
临夏县
东乡族自治县
青海省
大通县
湟中县
海东市乐都区
海东市平安区
民和县
化隆县
循化县
泽库县
甘德县
达日县
玛多县
杂多县
治多县
囊谦县
曲麻莱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盐池县
同心县
固原市原州区
隆德县
泾源县
彭阳县
海原县
西吉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里坤县
乌什县
柯坪县
阿图什市
阿合奇县
乌恰县
疏附县
疏勒县
岳普湖县
塔什库尔干县
和田县
民丰县
察布查尔县
尼勒克县
托里县
青河县
吉木乃县
阿克陶县
英吉沙县
莎车县
叶城县
伽师县
墨玉县
皮山县
洛浦县
策勒县
于田县
西藏自治区(全境)
查论编重庆市
历史
政治
经济
地理
行政區劃市辖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主城新区
长寿区
涪陵区
永川区
合川区
江津区
南川区
綦江区
大足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郊区
万州区
开州区
梁平区
黔江区
武隆区
县
忠县
城口县
垫江县
丰都县
奉节县
云阳县
巫溪县
巫山县
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已撤销
江北县
巴縣
市中区
万盛区(南桐礦區)
双桥区
景观中心城区
解放碑
朝天门
通远门
湖广会馆
重庆历史名人馆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長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磁器口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洋人街
南山一棵树观景台
鹅岭公园
重庆林园
史迪威博物馆
人民大礼堂
红岩村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科技馆
大剧院
三峡博物馆
动物园
佛图关公园
渣滓洞
白公館
歌乐山
重庆大轰炸遗址
十八梯
一圈
白鹤梁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长寿湖
长寿古镇
金佛山
大足石刻
钓鱼城
茶山竹海
黑山谷
四面山
渝东北
三峡
丰都鬼城
天坑地缝
白帝城
张飞庙
小三峡
小小三峡
太平牡丹
双桂堂
渝东南
武隆喀斯特
天生三桥
芙蓉洞
雪玉洞
酉阳桃花源
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
饮食麻辣类
麻辣火锅
鸳鸯锅
干锅
重庆小面
万州烤鱼
水煮鱼
泉水鸡
烧鸡公
啤酒鸭
水煮肉片
辣子鸡
尖椒鸡
毛血旺
酸辣粉
老麻抄手
涪陵榨菜
清淡类
山城汤圆
磁器口麻花
合川桃片
垫江石磨豆花
秀山豆腐乳
酉阳油茶汤
文化巴渝文化
巴
重庆话
吊脚楼
移民文化
袍哥文化
道教
佛教
方言节目
雾都夜话
生活麻辣烫
闲话重庆城
经广好吃狗
影视作品
疯狂的石头
火锅英雄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日照重庆
我是江小白
印象·武隆
教育中等教育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重庆南开中学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重庆育才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清华中学
重庆市求精中学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
重慶市兼善中學
重庆市长寿中学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校
涪陵实验中学
万州高级中学
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黔江中学
合川中学
江津中學
铜梁中学
垫江实验中学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高等教育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重庆校区
交通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万州五桥机场
黔江武陵山机场
重庆巫山机场
重庆仙女山机场
万盛黑山谷通用机场
重庆江南机场
永川大安通用机场
龙兴通用机场
铁路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市域铁路
渝黔城际铁路
郑渝高铁
成渝高铁
渝昆高铁
兰渝铁路
襄渝铁路
渝黔铁路
遂渝铁路
公路
内环快速路
绕城高速公路
三环高速公路
渝蓉高速
渝遂高速
渝合高速
渝邻高速
沪渝高速
渝湘高速
渝黔高速
渝泸高速
渝昆高速
设施体育场馆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洋河体育场
大田湾体育场
永川体育中心
涪陵体育场
垫江体育馆
摩天大楼
陆海国际
来福士广场
环球金融中心(WFC)
俊豪中心
国金中心(IFS)
天和国际(CIC)
英利国际
海航保利国际
联合国际
世贸中心(WTC)
参见:重庆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