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杯_田径世界杯 - dutugo.com

台山吃货注意!这些食物有毒性......

河鲀,因其味道鲜美却含有剧毒民间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鲀”的说法

每到清明节前后,正值河鲀(俗称河豚)毒性最强时节,也是河鲀中毒的高发季节。一般来说河鲀的卵巢和内脏的毒素是最多的,毒性也是最大的,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腮部和鱼皮的位置。

河鲀毒素(TTX)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砒霜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命。其毒性理化性质较稳定,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加酸均不能将其破坏。

误食或食用河鲀后,短的半小时或5~6小时就会发病,开始时手指、嘴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和呼吸、心跳停止。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后最快的可以在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一旦发生误食或食用河鲀中毒,其发病急剧,病程严重,又无特效解毒药,只能采取催吐、洗胃、导泄和输液等一般对症救治措施,故病死率较高。为防止误食或食用河鲀中毒事件发生,提醒沿海渔民和广大市民,不捕捞不经营河鲀,不购买不食用河鲀及其制品,不冒险食用河鲀及其制品,不好奇品尝河鲀及其制品,在渔市码头或农贸市场购买水产品时,须注意辨别清楚,防止误购、误食河鲀。

食用河鲀鱼中毒有哪些症状?

除了河鲀每年4月到9月也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同时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其壳面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市监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管股负责人陈培奋:织纹螺外部特征是一般尾部较尖,体型较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织纹螺本身没有毒性,它的毒性主要是因为生长环境,可能会摄入一些含有毒性的藻类,从而导致体内积累毒性,主要是麻痹性的贝类食物 ,这种毒素类似于河豚毒素。

阿布在农贸市场的冰鲜档口走了一圈,看到市面上销售的螺都是常见的品种,比如长尾螺,田螺,花螺等。档主纷纷表示拿的货都是常见、安全的品种。市场管理方吴陈义:我们作为市场开办者,我们经常巡查都没有发现织纹螺,如果有发现,第一时间报告执法部门。

织纹螺味道鲜美,因此成为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但是其体内若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无论煮沸、盐腌或者日晒都没办法将其破坏,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近年来,全国多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在2012年,我国卫生部就印发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明确指出任何食品经营单位禁止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市监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管股负责人陈培奋:在此呼吁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要购买和食用织纹螺,同时如果发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织纹螺,可以向我局举报。

温馨提示

如果大家遇到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建议购买和食用。一旦不小心误食织纹螺,一定要马上去医院就诊。

撰稿:市疾控中心 黄纪茵 梁锦超

部分内容来源于广东卫生信息

原标题:《台山吃货注意!这些食物有毒性......》